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相信平时在阅读书籍时,多少会投入一些情感进去让自己的代入感更强,有的人看的很认真就会忘记身边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1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文体,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综合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概括出它的主要意思,把各个部分的意思综合组织,就能归纳出主要内容了。
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全文写什么。
()细读文章,弄懂每个自然段、每个词句的意思。
(3)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4)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
例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共有五个结构段,第一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第二段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讲五壮士准备转移,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讲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杀敌。第五段讲五壮士英勇跳下悬崖。这样全文主要内容就可简要连接为: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绝路,英勇歼敌,最后壮烈牺牲了。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一:
在阅读文章之前认真看题目,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二:
仔细阅读文章的每一句话,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做上记号。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三: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四:
分析文章结构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再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最后分享一下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 ……的感情。
中心=内容+思想情感
1 叙事类:本文通过叙述……(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突出了……(人物名称)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叙述父亲送我上车站为我做的几件事,特别是买橘送别,塑造了深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的父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拳拳的父子情撼人心弦。
2 写景类:本文通过描绘……景色,突出了……(景色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朱自清的《春》,本文通过描绘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人们的迎春图景,生动地体现了春的生机与活力,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说明文,有中心,但是不会出概括中心这类问题的,有关内容方面的,只能是指出说明对象,或者说一说说明对象的特征之类。
4 议论文,也不会是概括中心,仅仅是问问中心论点是什么。
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2
归纳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点要求
一是确切 即能准确、恰当地找出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
二是完整 即用恰如其分的句子把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主要思想感情不遗漏地表达出来。
三是简洁 即在确切、完整的前提下,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来表达。
怎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呢?
首先,对一篇文章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一边读,一边想,弄清楚全文写了什么,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文章进行具体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掌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从而用概括的语言归纳出中心思想。
一、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主要方法。
(一)审题法(根据题目,概括中心思想)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提示了中心,这样的题目,人们通常称作“题眼”,即文章的题目是怎样的眼睛。我们在拟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就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如《伟大的友谊》这篇文章,标题就点明了中心,我们可以用扩句的方法,在题目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词语,扩展成意思完整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中心句法(抓中心句,归纳中心思想)
中心句,就是文章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抒情议论的句子,它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与中心思想有密切的关系。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总结全文,起揭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结尾,起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有些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还有些中心句在文章会反复出现几次。阅读文章时,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的中心句,就不难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从表达方法上看,记叙文的中心句又往往在文章的抒情或议论的部分。如《少年闰土》一课:“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她们不知道一件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段议论的句子含蓄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主要内容法(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多数文章,它的中心思想不是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具体记叙的人和事去理解、去体会概括出来的。因此,归纳这样一类文章的中心思想,需要在认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先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才能从中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一般记事的记叙文是在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这就要求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在阅读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进一步推敲,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抓段法(通过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中心思想)
文章的重点段是最详细的地方,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在重点段中得到充分的提现,阅读时仔细地进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很快地领悟出来。
二、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的表述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记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能说成“本文主要讲述……”而要说成“本文通过……”
习惯的表述形式有两种(不是绝对的):
1 本文通过对……的描述,歌颂了(或说明了、反映了、表现了)……
2 本文记叙(或描述了)……的事(的经过、场面、情景)、反映了(或歌颂了、说明了、提倡了)……
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3
“文章中心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整体的中心意思,一是文章段落的中心意思。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有:
1. 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和意图。把握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理解文章描写的相关人物、事件体现的意义。
2. 把握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要分析文章题目体现的总括意义,分析文章开头、结尾体现的象征意义,分析关键词句等表现的作者的情感或文章表达的思想。
3. 明确每段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通过文章使用的各种材料表现的,而这些材料是由段落表现的,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中心等都是通过段落体现出来的,所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要概括每个段落体现的内容和情感等。
4. 分析人、事、景、物等的形象特征。无论文章是记人、叙事、描景还是状物,其中心意思都是通过人、事、景、物等表现出来的,所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要分析文章表现的对象的特征,通过作者对表现对象所持的观点、态度等归纳文章中心意思。
5.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决定了文章表现的中心。归纳文章中心意思要弄清楚作者对描写的对象所持的态度。
答题范式: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情感+塑造的形象特征+体现的现实意义。
即:文章描写(记叙)( )内容,刻画了( )形象,表达了( )中心。
【教材链接】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三的课文《老人与海》,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同名中篇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的故事:桑地亚哥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老人与海》热情歌颂了人性中最可贵的英雄主义精神——老人身上蕴涵着的能够打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人的心灵的普遍的东西。厄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大多数平庸的人那样被吓倒,做胜利的英雄易,做失败的英雄难。桑地亚哥之所以感人至深令人同情和崇敬,就在于作者展现了这位老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奋发向上,知难而进,敢于失败的精神力量。
【问题探讨】
1. 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参考答案:①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是作者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②说明了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地抗争的道理。③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2. 请简要概括《老人与海》表达的主题。
参考答案:文章通过桑地亚哥同大自然的顽强拼搏及其失败的遭遇,表达了在生活中人应当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
【典型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太阳·老人·少女
〔前苏联〕瓦西里·舒克申
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土地是灼热的,树木也是灼热的。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到傍晚才有了凉意。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
“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流钟译,选自《北京文学》)
1. 作者为何在结尾才交代老人是个盲人?
2. 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中心意思的多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