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马克吐温故居美文
马克吐温故居在Hartford市,城市的黑人人口占有40%。故居外面的环境很糟糕,社区贫穷,街道破败,故居不远处有救世君开的旧衣店,穿着拖鞋的黑人进进出出。故居是受国家保护,三层小楼被保存良好,像一个世外桃源驻立在废墟上。
故居的展厅里立有一真人大小,Lego插起的马克吐温像,远看它还是很逼真的,马克吐温嘴上蓄着儒雅的黑胡子,身着白色的西装,立在那里,很多远道而来的参观者(当然也是崇拜的读者)上前合影。
按购票前后顺序,我们参观者被划分小组,由不同的导游率领。展厅墙上贴着显眼的告示:室内不许拍照。
我们组的导游,一张典型的亚洲人脸,但猜不出哪个国家的后裔,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确认他肯定在美国生长,蓄着的一撇文化人的唇上小胡子,扎着的朋克似的小马尾辫,仿佛是挂上了美国的自由星条旗。
他问完大家从哪里来,目光停留在我儿子身上,单刀直入地要求:“年轻人,馆里不允许吃口香糖,请你立即吐掉。”儿子赶紧服从。导游重申了故居内不许拍照的规定,还再三强调不许触摸展品。
我们的参观组人数不多,四五家人。一家来自印度,一行三人,中年男子带着儿子,还陪着自己的父亲。印度老人的英文说得缓慢,生硬,却偏偏喜欢发问。长者指着房间里的防火的探火器提问:“这该不是马克吐温的遗物吧?”导游回答:“当然不是,最近才装上,防火规定。”在场的人听后都窃笑起来,印度中年男子稍有窘态,低声用印度话和父亲交谈,老人听完,面有不悦之色,掉头就走,直奔回廊,儿子急忙追出去。他们返回时,长者对导游申明,说自己改变主意,不想看了,要退回去。导游面无表情地说参观过程中,游客不可以私自离开,如果必须走,他要用步话机请来别的工作人员,监督离开。长者不作声了,泱泱不快地跟着我们。
名人故居,我在美国参观过不少,华盛顿故居,罗斯福总统的家,洛克菲勒的庄园,爱迪生的科学实验楼和故居,每次都收获不少名人轶事,可以说是身心愉快,大开眼界,增长知识。这样别别扭扭的同行者和导游,我还是头一回遇见。
同行者中的中国人,不只是我们一家,还有两对夫妇。一对仿佛当地人,男人英文讲得很不错,处处招呼另一对,引领着他们。那位国内来的女子一边爬楼梯,一边扭头问导游一个问题,声音很轻,我没听清,但是导游冷淡的回答我听得清清楚楚。
他说:“回答问题要按顺序的,刚才你身边的先生,在你提问之前,也问了我一个问题,我还没有回答他呢。”
这个导游讲话的口气这般生硬,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不由得心生不悦。他不必如此一本正经地教育中国人什么是礼貌,那位被导游提到的先问问题的先生,不过是和女士同行的朋友,我想他是不介意回答问题的前后顺序的。导游完全可以换个方式回答问题,比如先说一句对不起,再补上其他话,听起来就顺耳许多。我们出来旅游,目的是放松平时紧张工作的心情,看到此导游如此抢白同胞,顿时觉得羞辱和扫兴。我的同胞未恼,却很有涵养地向导游道声对不起。
我们参观到马克吐温的餐厅时,桌上按旧时模样摆满了各式餐具:亮晶晶的酒杯,银色的烛台,刀叉,碗碟。导游仿佛想起了什么,介绍到一半停下来,插上一句:“我刚才强调不能吃口香糖,是因为过去的参观者趁人不备,曾经把口香糖粘在餐具上。你们要知道,干这种事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说完,导游意味深长地扫了大家一眼。有人似乎要避开那指控,向餐桌后倒退一步。
“听说,有人还偷这里的一个盘子被判了罪,有这么回事吗?”一位白人妇女问道。
“是的。 ”导游证实。
“判了多少年?”白人妇女继续追问,旁人在笑。
导游对游客如果像小偷坏蛋一样防范,实在低估了参观者的水准。我想,那偷盘子的人十有八九不是看上了盘子值钱,而是心里变态,变着法要出名。毕竟多数参观者是慕名而来,怀着对作家的敬佩心情。
“砰”的一声,客厅通往另一房间的门被重重关上,然后又立即被打开了。
原来另外一组参观者在我们前面,他们当中大概有个客人不小心碰闭了门。
我们的导游摇摇头,评论:“这是那组导游未进责任,门是不允许被游客触摸的'。”
责备他的同事还不尽兴,导游继续补充:“你们听,她的讲解是不对的。她多次告诉游客旁边的房间是管家居住的。史料记载,马克吐温的家中从未有男性管家居住在楼内,因为马克吐温有四个女儿。马克吐温一定觉得男管家居住在这幢房子里对女眷有威胁。”
我们的参观是在佣人的厨房结束的,在过去佣人粗笨的餐桌旁,导游讲了一个关于马克吐温有趣的轶事:
马克吐温有一天在家门口散步遇见一个饥饿的乞丐,向他讨一块钱。马克吐温说不能给钱,但可以满足乞丐别的内容,比如带乞丐喝一次酒,陪抽一根雪茄,去场豪赌一次,这些乞丐都一一拒绝掉,而且钱要的数目越来越小。最后马克吐温决定邀请这个穷人去自己家,款待他一顿美餐,交换条件是让妻子见一面乞丐,因为马克吐温要让妻子看看从不吃喝嫖赌的男人长成什么样子。
还好,这个特殊的导游最后让我们领略了马克吐温笔下的幽默,参观算是画上一个愉快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