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的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有的问题还不知道解决方法或者说是为什么,那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我们应该怎么写,下面一起来看看。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1
在新课改背景中,小学教育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需要明确学生个体是有所不同的,需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如此,同时需重视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全面发展。如今小学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不过个别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够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小学教育需要做到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实现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教育和趣味并存。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思想品德,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并据此培养学生的个性。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教师要充分地发挥指导作用,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以及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第二,传统和现代并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给小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教师需活用传统文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因此,教师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现代文化培养学生个性。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正确选择教学方式,充分地联系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二、小学教育中个别教师教学的不足
第一,个别教师教学形式过于传统。如今中小学高度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但个别学校无法及时地调整自身的教学形式,单纯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学生学习较被动,没有主动地学习知识,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二,个别师生的互动不多。小学时期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部分淘气的学生会扰乱课堂秩序,有的教师上课的时候比较严肃,在学生犯错之后会进行批评教育,没有耐心地进行指导,因此导致学生产生畏惧感。在教学的时候,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充足的互动机会,互动不多,有的学生仅仅是跟着教师学习,不愿意积极地分析存在的问题。第三,个别教师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无趣。在小学课堂中,个别教师主要是带着学生完成学习、理解知识等,主要讲解书本中的知识,没有积极地拓展课外知识。学生反复地学习书本知识可能会感到枯燥,长时间如此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影响学习效率。
三、小学教育需重视的方面
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两点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其中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仅仅重视一个方面就会过于片面。小学教育需要重视个人价值以及个体的能动性,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需要重视社会价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小学阶段属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兼顾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重视个体在各个方面的特点,其中包括学生的天赋能力、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内容。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尊重这种差异,需要满足学生在社会交往以及道德素质水平等方面的共性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和谐发展。四、小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的措施在上小学之前,儿童主要是遵守人的自然性生长发育,进入小学之后,他们开始度过集体生活,建立最初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持续提升,通过和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会逐渐产生自我认知和个性。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时期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小学教育的要求之一。在这个时期,学校需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需按照各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更加有个性的人,设置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目标。设置兼顾丰富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丰富性指课程种类的多样性和科目的多样性,能给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落实融合整体要求和个体需求的教学。班级授课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对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需借助课堂教学来落实,确保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设置统筹基线标准和个体差异的学习评价。在学习评价的时候,最开始需要掌握各个科目学习效果的基线标准,即全体学生学习之后都可以达到的效果指标,面对全体学生,确保各个学生在学习之后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小学教育是比较重要的,是各个学生需要接受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阶段,学校需要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2
研究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的需求可以合理地完成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整体的小学教育水平,开发更加优秀的教育模式,培养更多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新时代人才。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让教育经费用在适合的地方,提高各个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本文在分析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对目前的教育资源需求现状做出总结并结合问题寻找对策。
【关键词】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对策分析;资源配置
随着“全面二孩”生育计划的实行,2019年我国的新生儿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基于此种情况,在未来的十年中城乡小学生源数量会达到一定的高度,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教育资源紧张情况,研究分析小学教育资源需求成为了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教育资源包括师资水平、学校基础建设、学校数量和教育投入资金等多方面。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格局,如何实现小学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全面二孩”背景下的城乡教育资源需求研究可查询的文献较少,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基于理论分析,但仍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整体预测,将小学教育和资源需求和资源配置放到了研究小学教育问题的首要位置
1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分析
想要明确小学教育资源的需求情况就必须基于人口流动和人口变化的问题研究,本文在研究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时先对小学适龄人口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期望可以通过相关的数据来更好的反映我国的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变化。
1.1小学适龄人口变化
我的义务教育要求年满六岁的少儿应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所以在目前我国的适龄小学人口数量和在校的小学学生数量大体保持一致,只是存在极其细微的差异。出于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的小学适龄人口大体会保持一个增长的状态,在城乡地区这种增长状态会更加明显,有数据预测在2025年时我国的城镇小学适龄人口会到6664万人次,农村小学适龄人口约为3400万人次,随后一直到2035年左右会逐渐下降。随着小学适龄人口的增加,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必定随之增长,在教育部的规划中,我国的小学在校生在2024年将会达到最高点,届时小学的教育资源会比较紧张,并且:二孩政策催生的新人口也会对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数量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这也将导致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引发必要的调整[2]。
1.2城乡小学教职工需求变动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小学的教职工需求整体呈现出一个增加的趋势,并且对于师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小学的教职工数量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也在不断地增加中,一系列的帮扶和激励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到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但是虽然城乡小学的教职工数量在配额上是满足需求的,性别比例却出现了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女教师数量高于男教师,由于女教师数量较多,如果出现数量较多的女教师选择生育二孩,则就会导致了虽然教师数量足够却无教师上课的情况,影响到小学教育质量的保持。另一方面,在许多较贫困地区的调查发现,这些地方的教师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语文、数学和政治这种基本学科的教师配置比较充足,但是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师数量较少,结构配比上的失衡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很多课程都无法正常开展,很多小学甚至一个学期都上不了几次美术课,并且这些学科的教师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学校方面同样只是注重主要学科的教学,整个教学工作都是以提升成绩为目的,在教师结构安排上将大部分的优秀教师都分配到主要学科的教学岗位中。同样还有教师老龄化问题,贫困地区由于生活环境较城市城区差,很多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入职,年轻教师数量少,中老教师数量占比明显过大。
1.3信息资源需求变化
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我国的大部分小学都已经接入互联网,未接入互联网的小学占比不到3%,这一变化导致了城乡小学信息教育设备的需求增加。中国的现代化教育提出要建设智能化校园,但是数据显示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小学对于计算机数量的需求都很大,有的地区的每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教育部现行的标准要求,随着未来我国小学适龄人口的增加,这一短板还会被继续放大。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不足、教学模式落后和基础设施不足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体现出了我国农村对于小学教育资源的需求较大,整体资源配置的优化势在必行。
1.4校舍建设规模需求
通过多个地区的调查发现,很多地区的校舍建设规模都不能达到国家的标准,国家对于小学校舍面积的要求可以按照城市每持8平方米农村每生7平方米来对比,很多地区的水平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虽然小学生对于校舍的要求要小于初、高中生,但是校舍仍然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随着小学适龄人口的增长,未来几年时间里我要仍然需要在城乡小学校舍的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将校舍需求和教室配备需求当成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如河南、山东两个省份的多个农村地区,小学校舍的容量已经超出许多,学校为了解决校舍面积不足的问题,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多功能教室和其他场所改建成校舍,但这种做法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只是暂时缓解了校舍的压力,但是同样也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质量。
2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对策
2.1精准分析、动态监测
各地方全面落实国家发布的改革方案,各个部门之间合作完成对目前我国城乡小学教育资源的需求分析以及资源配置的动态监测,首先要做的是从整体范围内做好以后工作的内容规划,其次是通过动态监测来掌握需求的时刻变化,并且做到科学预测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资源紧张情况。针对小学教育城乡的学龄人口变化、教职工数量情况、在用校舍面积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资源情况等,通过科学的预测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的统筹规划,各个地方政府还应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建立动态数据库,实时监测小学学龄人口动态变化,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动态数据管理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育资源的增长,在不打破原有的发展计划基础上对资源配置的优化政策做出合理的调整,建立符合当地人口流动变化的资源调配计划,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和建设要求投入资金来失去教育资源的增长。特别是农村地区,为了保证可以妥善处理农民工子女的回流现象,要预留好校舍资源和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好各种闲置的资源,加强农村小学的学校规模建设,结合当地的情况对各个小学进行统一管理,必要时可以将多个分散小学合并成一个,不仅方便建设和管理,还可以集中师资力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2提升教师数量和质量
目前城乡两者之间的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前文中已经提出过农村教师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地方政府和国家政府还应加强相关的政策,让农村学校可以“招得到教师,招得到好教师”,为了解决城乡小学师资的缺口,一方面要通过相应的编制政策来吸引年轻教师的加入,同时也要通过增加教师编制数量的办法来实行教师编制单列管理。其次,要全面建设小学教师的培养计划,坚持教师的本土化培养以满足部分偏远地区的教师资源需求。
3结束语
生育政策的变化将会使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适龄人口出现增长的趋势,当然也会使小学教育资源需求产生一定的变化,科学分析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需求并制定相关的资源配置优化政策是提升我国小学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