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更喜欢有野的求职者
HR更喜欢有野的求职者,职场也是有一些做人的原则的,知道这些规则能够帮助你改善职场关系,学会放下自己的职场压力也是很重要的,HR更喜欢有野的求职者,职场上的那些事。
HR更喜欢有野的求职者1
尽管他没有特别出众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但负责招聘的副总一锤定音:“我相信他能成功,我初出茅庐时的想法跟这位年轻人完全相同”。
大多数人在应聘时,着力突出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告诉用人单位自己“××年后想干什么”,担心那样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谦虚”、“好高骛远”的印象,从而遭到淘汰,因此总是尽量表现得谦和。可是,现实一定如此吗?
案例实录:“野心”简历受欢迎
某外企高级白领丁先生就是用合理的生涯规划赢得工作机会的。求职时,他在个人资料中简要描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表示乐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用3至5年时间熟悉业务,掌握相应经验,然后向高级主管职位挑战。这份充满“野心”的简历让人刮目相看。尽管他没有特别出众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但负责招聘的副总一锤定音:“我相信他能成功,我初出茅庐时的想法跟这位年轻人完全相同”。
在一次人力资源经理业务探讨会上,丁先生的案例引发了一场讨论。几位来自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丁先生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这几位总监认为,抛开专业能力的差别来说,用人单位的确更看重新员工的生涯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一致。其中一位总监说,很多求职者在简历中只标出自己学过什么课程、参加过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曾在什么企业有过工作或实习经历等,只有少数求职者会写明自己的发展规划。透过这些规划,可以看出求职者的求职意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生涯规划中,只有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为企业工作,用人单位也乐意聘请这种目标明确、规划透明的人。
把生涯规划告诉用人单位,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求职者的诚实也会给招聘人员留下深刻印象,从而给自己赢得机会。因此,建议求职者在简历中尽可能说清楚自己的生涯规划,如:人生目标在哪里?为了这个目标曾尝试过什么工作?这个目标与应征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关联?
新人求职:规划越早离成功越近
很多大学生求职失败与缺少人生规划有较大关系。不少人把大学作为高考冲刺后的歇脚站,认为大学是享受青春的时代,把精力用在追赶时尚、谈朋友和考一些没有多大用处的证书上,直到毕业前才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情,这是非常缺乏远见的。由于没有尽早对人生进行规划,到了毕业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只好跟着潮流走,但是热门的行业往往充满竞争,真正能赢得机会的总是那些早作规划和准备的人。
对大学生来说,大一就得制定生涯规划,确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出自己的优势、特长,再分析一下就业市场的趋势,思考应该怎样和市场相匹配,然后制定策略、采取行动。要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来规划。规划做得越早,离成功就越近。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就曾透露,该公司在中国每年招聘100名左右的应届毕业生,其中生涯规划做得早的人,现在大部分已成为总监、副总监或高级经理。
职场跳槽:有规划利于提高综合评价
跳槽者更应当把自己的生涯规划告诉用人单位。很多用人单位会根据求职者对跳槽原因所做出的解释判断此人的诚信度、自我认知和适应能力。如果把生涯规划告诉新的用人单位,可以帮助招聘官对你的适应能力等做出更加真实也更有利的综合评价。
时下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果频繁跳槽,会给新单位留下不好印象,实则未必。如果频繁跳槽的确是为了实现生涯规划,过去频繁的弹跳使你完成了生涯规划中的前期部分,而现在正好步入成长期和稳定期,那么用人单位反而会为你的果断而喝彩。在欠发达地区做过公务员的王某,去年到上海某企业应聘。他在面试时表明自己跳槽不单纯看中该企业的高工资,更主要的是想到上海学习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很快赢得招聘官的好感。
HR更喜欢有野的求职者2
简历质量低让面试通知石沉大海
在就业调查中,61%职场人选择通过网络投递来争取青睐已久的职位,虽然可以同时申请多家企业的职位,省去到处奔波的辛苦,但如果没有打造出一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的简历,难有现场面谈交流的机会。
职场专家表示,不同的求职渠道有不同的利与弊,网络求职虽然搜寻面广,投递方便,但是如果把握不住企业的需求,很难让筛选简历的面试官发现你。如何让简历被面试官捕获,是职场人需要认真思考的。
HR了解求职者的途径其实比较单一,主要通过简历中所展现的内容来判断,所以说获得面试通知的关键在于你的简历质量,也并非说简历完整度达到100%就是好简历,制作的华而不实企业照样不会买单,光鲜亮丽的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体系来支撑才能展现出价值。
一份让HR爱不释手的简历,并非华丽的包装,而是求职者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能、丰富的经验、较高的综合素质等内容,所以只有提高简历质量,才不会导致面试夭折,让我们输在起跑线上。
生活化的语言在自我评价中频繁亮相
职场专家在现场招聘会与求职者接触后发现,求职者对自我评价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误认为自我评价就是生活中的自我介绍,所以生活化的自我表扬的词组大量地被添加到自我评价中,反而与个人专业技能和应聘岗位有关的信息一概被忽略。
职场专家指出,生活中的自我介绍主要传达一个信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自我评价,是需要自我鉴定,总结出你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和特长,与所应聘岗位的要求相匹配的内容。所以前者是从生活的角度来介绍,后者是从工作的角度来阐述你的职业优势,突出你的工作能力,让简历闪闪发光,从而吸引HR的眼球。拒绝一切空洞的、任何人可以轻易复制的、与工作技能无关的、主动暴露自身不足的、对未来给予承诺的自我评价,而是结合职位要求,展现自身实力来赢得HR的芳心。
描述的实践经历与求职者无关
不管是应届生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职场人,在介绍之前经历时总是苍白地去描述事件的过程,而忽略了结果的重要。然而,企业HR关注的是事件最终如何,并非整个过程,没有对症下药的简历,并不能保证面试不在中途夭折。
职场专家介绍,过往的科研项目、参加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的经历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并非要求职场人放弃,而是转换思路,在简历中添加这部分内容时要知道什么是重点,该如何表达才有吸引力。
聪明的职场人不但经验丰富,更知道如何把自身优势*大化,在介绍过往经历时,除了基本的介绍具体的职责范围以外,更多的是要借助这份经历,把自身取得的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展现出来,让HR直观、明了地猎取到求职者的亮点,而非从头到尾都在介绍这份经历本身,忽略主次之分。在语言表达上要提炼主要信息,简洁明了地表述,从而提高简历含金量。
面试环节因为细节而含冤夭折
对于求职者而言,能够顺利通过HR的法眼,进入面试的环节,说明在简历筛选中求职者有部分内容是面试官所感兴趣,更愿意现场追加了解的,所以面试环节如果能够把握住机会,那么加入企业的大家庭,找到自己发挥的舞台就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职场专家强调,求职者千万不要轻视面试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每一个在环节中出现的人和发生的事也许都会影响到你的面试结果。首先,在约定的面试时间无法如期而至,应该提前致电给HR,诚挚道歉后明确可以赴约的时间,以免耽误面试官的工作进度,从而挽回因为失约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在面试前接触的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笑脸相迎,清晰、准确地告知你具体面试的岗位以及约定的时间,切忌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岗位的员工,他们以后也许就是你的同事,所以他们给予HR反馈的意见也会决定你的去留。对于人才辈出的年代,企业看中的是一个职场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并不会因为某些优越的因素而放大你的光芒,所以适当的低调有助于提升你的职场魅力。
最后,在面谈过程中,要做到大方得体,谈吐自如,过度的自卑会丧失自信,不利于临场的发挥。对于HR的问题一定要分析对方想要的意图,哪怕是一句闲聊都有不可忽视的考查内容,所以,要深思熟虑后再给予答案,不要企图采取答非所问的方式逃避问题,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态度会赢得HR的赞赏。
对于过往工作经历在介绍时要重点描述你的角色,说明你负责的内容以及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要让HR看到你的成长,看到你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胜任所应聘的岗位,更能看到你的未来可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触动HR求贤若渴的神经,那么你就会成为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胜利者。
轻视面试收尾让HR透心凉
招聘工作做久了,面试官也难免职业般的微笑和慢条斯理的沟通,对于求职者而言,不要被假象蒙蔽,更不能把此作为面试通过的信号,故而放松警惕。总有面试夭折的求职者会困惑一个问题,为什么面试表现的很好,面试官对我的态度和沟通的过程都很顺利,但是面试结果还是遥遥无期。然后,求职者困惑的同时,HR的内心何尝不是万般凄凉。
职场专家表示,面试的结束并非只是短短的解答HR问题的过程,在最后的交流中,企业也在考查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是否值得企业培养。比如最后HR说,你对于公司有何想要了解的问题时,求职者应该针对应聘的岗位提出自己的想法与面试官交流,针对以后的发展方向,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方向以及技能要求上进行探讨,而不是只针对个人的薪资福利进行一再确认。
企业虚位以待的是一位有思想、有抱负的职场人,而非因蝇头小利而盲目择业的员工。
面试的表现,直接决定求职者能否进入心仪的企业,成功就业。所以面试的一系列问题都是考量一个求职者职场的成熟度及专业度,不可小觑。